木工
一場從「增添樂趣」昇華至「生涯探索」的旅程

木工與木雕看起來相似,都是一種與木頭相關的工藝,但其實它們的概念完全不同。
木雕是用刀去切削木頭,使之立體成形,屬於「減法」,而木工則屬「加法」,運用切、搓、琢、磨等技法對木頭進行加工之後,再將不同的部件拼合成品。
孩子們對事物充滿好奇、充滿想像,喜歡「發明造物」以增添生活的樂趣。
因此,本機構在四年級開始加入木工課程,透過童玩製作,讓孩子不僅可以盡情發揮其想像力來滿足自己對於快樂的追求,更能從中習得正確的木工學習態度與基本手作技法,讓孩子在未來更有能力創造作品。
到了五、六年級,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漸成長,更進一步認識了「自我」。
因此,這個階段的木工課程主要是藉由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作品,引導孩子細心觀察木作成品,經過討論,推敲出施工的流程與方法,從而培養孩子逐漸具備「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。
等孩子進入了七年級後,基本上已熟練基礎木工技法與器具的運用。
因此課程的重點轉變成「細膩度」與「美感」上的要求,製作自己的課桌椅,並讓孩子體驗所謂的「職人精神」,除了滿足少年青春期心性鍛鍊上的需求,也讓孩子慢慢去體會社會職場上的運作,進一步去啟發孩子,思考自身「適才適所」的可能性,為未來的生涯方向作足準備。